(资料图片)
人民网贵阳8月15日电 (李丽萍)8月15日,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局获悉,近年来,关岭自治县探索实施石漠化治理关岭模式。2015年至2020年,石漠化面积由666.9平方公里减少为254.9平方公里,石漠化率从45.4%降低至17.4%。关岭也因此于2021年获评贵州省“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”,并成为贵州省第一个“南方典型草原生态保护示范区”。
资源增量“被”景好。2014年以来,关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完成营造林58余万亩,其中人工造林40万亩(其中退耕还林20.85万亩)、封山育林9万亩、中幼林抚育5万亩、退化林修复4.7万亩;完成人工种草15.8万亩。全县林地保有量稳定在124万亩,森林覆盖率连年增长。此外,贵州省首张草原保单落户关岭,对进一步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提供了新路径。
产业增效“丰”景好。关岭探索形成“石漠化治理+花椒产业”治理模式,产业规模不断扩大。目前,现有相对集中连片面积约8万亩,千亩示范基地3个,花椒挂果面积达5.8万亩,产值1.2亿元。2025年,预计花椒挂果面积达8万亩,产值达2.4亿元。此外,2021年通过招商引资,关岭组建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,对花椒进行初深加工后开展销售,提高了“板贵花椒”知名度和美誉度,同时极大增强了全县农户发展花椒产业的信心。
农民增收“钱”景好。关岭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、订单种植、务工就业、入股分红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搭建“利益链”,实现共同发展。在此过程中,关岭涌现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大户、家庭农场等,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产业化的齐头并进。目前,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,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%。
标签: